哲学研究

  • 冯契的逻辑范畴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王向清;

    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冯契对逻辑范畴作了开拓性的探索:阐明了逻辑范畴的辩证本性和特点;考察了逻辑范畴体系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探讨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2012年03期 v.33;No.143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152 ]
  • 和谐人: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与超越

    孟昭武;肖映胜;

    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人存在于特定历史阶段或社会状态下的具体形态,也表述为人性假设,如自然人、理性人、经济人、道德人等。人的存在方式并非恒定不变,而是由人性的发展变化所决定。"和谐人"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特定的一种人的存在方式和新型的人性假设,是对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与超越。从人性假设视角研究和谐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学的当代发展内涵,也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状态下社会主体的科学的合理的诠释,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2012年03期 v.33;No.143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379 ]
  • 创建低碳社会的伦理行动方案

    唐代兴;

    低碳社会是以探索新能源、新技术、新经济方式为动力,以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为实践方式、以创建生境化的生态文明为目标指向的社会形态。创建低碳社会,其首要前提是重建价值导向体系和行动原则,其奠基工作是创建生境化的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其基本任务是重建生境化的存在方式和生存方式,其战略重心是重建生境化的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其动力战略是展开全面动员的低碳生活教育。

    2012年03期 v.33;No.143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192 ]
  • 乌托邦的现代性困境

    李永虎;

    失去了自我反思和内在批判机制的现代社会,使得乌托邦思维遭遇深刻危机;"地理大发现"所引起的"空间革命"和全球视界的融合,已经根本打破传统乌托邦想象的空间。象征人类永恒超越精神的乌托邦的当代匮乏,至少可以从人的奴化心理、"历史终结论"的文化语境、悖离设计初衷的政治权力结构三个层面对其成因进行解析。总体上,放弃意义和价值的现代性,成为它摒弃乌托邦意义与价值的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2012年03期 v.33;No.14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51 ] |[下载次数:371 ]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施测的四重维度

    肖竺;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问题是其水平和效果的测评。就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与时代语境而论,施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应包括四重维度:科学性、通俗性、实践性和人本性。其中,科学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与方法,超越"精英或权威传播"的主体模式,让新时代的大众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通俗性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实践性强调在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时代焦点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结合起来;人本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要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2012年03期 v.33;No.14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52 ] |[下载次数:101 ]

历史学研究

  • 中德俄联盟泄密后的各方反应

    李永春;

    孙中山的中德俄联盟经陈炯明向外报泄露后,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应。列强诬称为"过激主义"和"亲布尔什维克"。英法新闻界指称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阴谋。北京政府表示"密切关注此事"。政界人物曹锟和吴佩孚也立即声明"与孙中山没有任何关联"。社会上也不乏为陈炯明的叛逆行为辩护者。孙中山不得不发表声明,澄清事实。上海《民国日报》为中德俄联盟辩护。中共认为这是关系中国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不遗余力地宣传与辩护。共产国际和苏俄也支持中德俄联盟的宣传。从对中德俄联盟的态度和反应可以管窥国共两党与帝国主义、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复杂关系。

    2012年03期 v.33;No.14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阅读次数:14 ] |[下载次数:106 ]
  •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与湘西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考察

    刘鹤;

    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湘西民族地区。内迁人员迁入和兴办机械半机械化企业,加速了湘西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同时,大量人口内迁产生的巨大消费量也使湘西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加速。

    2012年03期 v.33;No.143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61 ] |[下载次数:165 ]
  • 从《左传》到《史记》:《春秋》笔法的早期发展及其基本内涵

    张金梅;

    作为《春秋》笔法的直笔传统,"书法不隐"包含据礼直书和据事直书两种,而《左传》是"书法不隐"由"据礼直书"向"据事直书"的过渡。《史记》对《春秋》笔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为"实录"和曲笔,前者指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后者指寓主于客、寓论断于序事、侧笔。

    2012年03期 v.33;No.14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阅读次数:33 ] |[下载次数:1103 ]

文学研究

  • 跨越与回归:A.格里高里耶夫“有机批评”的历史命运

    季明举;

    A.格里高里耶夫的"有机批评"是俄国浪漫主义批评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学说,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艺美学发展中的生命诗学路线。这一思潮虽长期被遮蔽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强大社会历史学派批评的光环中而备受冷落,但它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潜流"从未发生过断裂,而是顽强、执著地发展着并散发着长久的理论魅力,注定要在俄罗斯不同时期引起不同的历史反响。

    2012年03期 v.33;No.143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阅读次数:54 ] |[下载次数:105 ]
  • “实用说”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

    陈长利;刘欣;

    以长期被忽视的"实用说"为讨论场域,分析了这一范式下的文学接受、文学形式、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在文学形式方面,作为总体形式观念的"表述形式",其性质是一种"权力性关系话语",体现为修辞形式、类型形式、中心形式三个认识层次;在意识形态方面,王权政治、新教伦理、自然人性为政治、宗教、哲学方面的特征;在文学接受方面,趣味阅读与理性旨向是阅读理解方面的特征。本文对"实用说"文学范式具有认识价值,对文学内部与文学外部关系的范式研究具有开创意义。

    2012年03期 v.33;No.143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287 ]
  • 《阿金》三论

    陈迪强;

    鲁迅的杂文《阿金》在以往的阐释中,多认为阿金是一个恶妇,这种说法欠妥。通过与祥林嫂、子君、阿Q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阿金是一个没有"封建思想"束缚的、性格泼辣的下层女工,她身上体现了"人的启蒙"和"阶级启蒙"的二重性。鲁迅"讨厌阿金"的表述只是借阿金讨论女性的地位,与鲁迅对阿金本人的评价和爱憎是有区别的。从现有资料看,鲁迅更可能是实写阿金,李冬木的"阿金虚构说"缺乏说服力。

    2012年03期 v.33;No.143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阅读次数:28 ] |[下载次数:436 ]

经济学研究

  •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比实证分析

    王兆峰;谢娟;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出发,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人均花费、旅游经营条件和旅游支持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旅游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最后从经营模式、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差距的原因。

    2012年03期 v.33;No.143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529 ]
  • 技术外溢与企业创新——来自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的证据

    付明卫;潘希宏;尹志锋;

    熊彼特奠定了企业创新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虽然学者之后对此框架进行了扩展,但这些扩展忽略了技术外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技术外溢分为水平型技术外溢和垂直型技术外溢。实证分析发现,垂直型技术外溢促进企业创新,但水平型技术外溢不影响企业创新。

    2012年03期 v.33;No.143 79-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286 ]
  • 风险观念创新:西部地区经济腾飞的引擎

    蒋辉;

    风险利益是人类经济活动中的利益所得,它包含了风险增益和风险损失两种可能,其中最重要的内核便是风险增益。正是风险增益激励着人们不断地从事各种具有一定风险性的经济活动并最终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消极回避、不敢创新的传统风险观念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思想藩篱。面对发展的大好时机,西部地区应进行风险观念创新,在那些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利润丰厚的产业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风险适度、观念超前、利润丰厚、保障充分"的经济腾飞之路。

    2012年03期 v.33;No.143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52 ] |[下载次数:52 ]
  • 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黎克双;

    审计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审计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审计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审计环境对审计实践活动的影响。最后从构建立法型审计模式,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更新审计理念,科学定位审计目标;完善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不断进行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提高审计质量与水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认真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整改,强化审计工作效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审计环境,进一步搞好审计实践工作的对策。

    2012年03期 v.33;No.143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1551 ]

法学研究

  • 论专利制度的基本功能

    梁志文;

    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专利法的终极目标,也是专利制度的主要功能。但是,在我国,专利制度功能的基本构成却常为人们所忽视。创新经济学认为:创新不断扩散,是技术创新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来源。《专利法》第26条规定的发明公开制度作为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之一,对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具有重要价值,体现了专利制度的终极目标。它教导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施发明(教导功能),体现了发明人真正做出了发明创造(占有功能),促进了技术信息和权利信息的传播(信息传播功能),从而实现增进人类知识积累的专利法目标。从制度功能来看,实现专利制度基本功能的重要载体是专利文献。

    2012年03期 v.33;No.143 94-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553 ]
  •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地方环境立法转型——以湖南省地方环境立法为例

    肖爱;唐江河;

    步入了"低碳时代",地方环境立法更是落实两型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当前我国地方环境立法存在立法主体单一、缺乏地方性、立法价值诉求上未能避免部门利益化倾向、实施机制上倚重行政手段、地方立法体系上缺乏对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照等方面的不足,这是一种行政依赖型环境立法或经济发展主导型环境立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其尽快实现向民生型环境立法转型,以保障"人人"身体健康,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统筹城乡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原则,在各类相关主体间贯彻商谈和协作原则以保障地方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地方环境立法实现其向民生型转型必须秉持民生幸福为最高立法理念,立法中贯彻对社会弱势者的关怀伦理;优化地方环境立法权,充分保障非职权立法主体参与地方环境立法的各项权益;地方环境立法"宜细不宜粗",以突显地方性、保障可操作性。此外,地方环境立法应建构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地方环境法治协作机制,同时,需要加强地方环境立法的体系性,以免造成地方环境保护某些方面的无法可依。

    2012年03期 v.33;No.143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阅读次数:56 ] |[下载次数:646 ]
  • 英国警察盘查制度研究

    胡建刚;

    英国警察盘查权力源自普通法的传统。近年来,由于恐怖事件频发和绑架等暴力犯罪案件的增多,英国公众普遍希望警方能更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和控制社会治安秩序,提升民众的安全感。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采取了更严格的刑事司法政策来强化对犯罪控制,表现在盘查制度上,英国警察拦截与搜查权得到一系列重要修正与扩张;同时为了防止警察启动盘查的任意性,将盘查行为纳入《刑事诉讼法》进行规范。

    2012年03期 v.33;No.143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547 ]
  • 我国《专利法》官方英译本指瑕

    肖菲菲;

    在我国,作为信息性翻译的《专利法》官方英译本质量很高,但也存在白璧微瑕。这主要表现在:错用法律英语中的专业术语,误以为不存在对应语而创造新词来翻译,以及介词、情态动词的误用等。本文指出这些瑕疵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2012年03期 v.33;No.143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272 ]

管理学研究

  • 民族地区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制度构建

    廖小东;曹文波;

    民族地区的突发群体性事件存在参与主体的民族复杂性和利益诉求的多元性特点。应对的关键在于将事件及时区分为民族性群体事件与非民族性群体性事件并准确定性事件的性质,而这需要有规范化、制度化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作保证。当前的传统"运动式治理"模式时常致使民族地区政府在事件应对过程中陷入被动。因此,建构一套适合民族地区突发群体性事件管理的制度化、动态化的预防体系、预警系统、处置措施与善后机制,对于化解民族地区客观与现实存在的危机至关重要。

    2012年03期 v.33;No.143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53 ] |[下载次数:334 ]
  • 我国县级政府决策能力:问题与对策——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

    刘超;胡伟;

    县级政府决策能力意义重大。县级政府决策能力受多种变量制约,而这些变量在实践中却存在多种问题,影响县级政府决策能力。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制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系统解决县级政府决策能力的问题必须诉诸于制度创新。

    2012年03期 v.33;No.143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337 ]
  • 旅游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力机制与途径

    伍锋;

    自组织理论涉及事物自发、自主形成结构的过程。旅游地是一个开放的不可逆系统,具有复杂性和自组织与他组织复合的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旅游地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动力机制和途径,指出系统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是其自组织演化的条件;竞争与协同是其演化的内生动力;在时间、空间与功能结构上的渐变与突变的统一是其演化的途径。

    2012年03期 v.33;No.143 135-13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331 ]
  • 我国财政分权与政治激励下的农村公共财政

    胡钟平;封媛;胡萍;

    对比分析1993—2008中央、省、市、县乡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发展趋势,发现农村公共财政薄弱。同时,短期GDP和财政收入作为政治激励的主要指标,诱使地方政府官员把有限的农村财政资源投入"单程晋升锦标赛"中,更弱化了农村公共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求真务实,务求实效,完善财政分权与政治激励制度,加强农村公共财政: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规范财权与事权,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度;规划功能区域,改革考核选拔激励制度。

    2012年03期 v.33;No.143 139-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28 ] |[下载次数:233 ]

地域民族文化研究

  • 湘西“瓦乡人”还傩愿的现代展演

    刘兴禄;

    傩作为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仪式活动,在中国南方得到广泛传承,延续至今。当下,湘西还傩愿已成为一种宝贵文化遗产,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是一种以祭仪为主的仪式性活动,也是当地民众求吉避祸的一种生活文化。它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曾发生过断裂,但改革开放后又获得重建,再次展示其特有表演程式和民俗信仰,以及对神圣精神和世俗生活的双重追求,呈现出神圣与世俗相交融的特征。

    2012年03期 v.33;No.143 146-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547 ]
  • 石阡木偶戏的形态构成及其思考

    田永国;

    木偶戏又叫傀儡戏、傀儡子,石阡人称木斗斗戏、木脑壳戏,即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它在外部的物质形态、表演形式和内部的社会组织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虽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但现状堪忧,在传承与发展上需要尝试和实践各种科学合理的举措。

    2012年03期 v.33;No.143 154-157+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阅读次数:36 ] |[下载次数:215 ]
  • 麻阳盘瓠文化的构成与价值

    王淑贞;王文明;王戌英;

    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盘瓠文化是我国迄今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始宗教信仰文化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及生产、生活、礼仪、节庆等众多领域,呈现出古朴厚重、形式奇特、多元交融、地方特色浓郁等显著特点;借用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对之进行挖掘、分析表明,其不仅具有信息、教化、娱乐等社会功能,也深具历史、文化、科学、社会、伦理、旅游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2012年03期 v.33;No.143 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阅读次数:35 ] |[下载次数:334 ]

教育学研究

  • 大学三种权力的历史、现状与反思

    张维红;

    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和行政权力共同构成了大学内部的三大权力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大学学生权力逐渐得到重视与保障,而我国大学学生权力却长期被遮蔽。今天,我国社会、大学和人的和谐发展对大学三种权力的重构,特别是学生权力的彰显提出了新的诉求。

    2012年03期 v.33;No.143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34 ] |[下载次数:361 ]
  • 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回避现象”实证研究

    向巧云;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常用意义宽泛或近似意义的词语和相关句型表述来回避自己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以求得文章的错误量的最小化。由于受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和自身语言知识的缺失,回避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而降低英语写作质量,并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正视和分析当前大学生英语写作回避现象中的问题及其根源,着眼于大学生跨文化思考能力的培养提高,全面推行二分法教学体式、构建六步式自主课堂,改观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回避现象"。

    2012年03期 v.33;No.143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485 ]
  • 西部欠发达地区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以吉首大学为例

    罗南书;赵鹤平;吴文平;

    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责任感等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存在基础薄弱,人才流动不畅,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了导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和指导水平,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可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导师队伍结构,实行导师组制,建立导师考评体系几方面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2012年03期 v.33;No.143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389 ]
  • 下载本期数据